第(2/3)页 加上之前抵达的三四万,金陵城外的太平军已经多达十三四万! 金陵城怕是很快就要陷落了,金陵之后 “怡大人,好消息!” 怡良正在自家巡抚衙门的二堂内急得团团转的时候,忽然听见外头有人在喊“好消息”,喊话的人还一口京片子,显然不是巡抚衙门里那群吃干饭的绍兴师爷。 怡良想了想,脸上就划过微微的一丝喜色。 因为他已经想起来这声音属于他本家的老侄儿瓜儿佳.元保。 元保是跟着胜保一起来苏州的,胜保是来当帮办军务大臣的,而元保则是以二等侍卫的身份在怡良、胜保帐下听用。 而怡良也挺重用这俩本家大侄子,马上委以重任,让胜保这个帮办大臣帮忙办理江苏团练。没想到这胜保才上任没几天,他兄弟就来报告好消息了。 “元保,快进来!”怡良赶紧招呼。 “喳!” 外头的人先应了一声,然后就见门帘一挑,瓜儿佳.元保就脚步匆匆从外头走了进来,到了怡良跟前就行了个打千礼:“给老叔请大安了。” “快起来,”怡良笑着招呼元保起身,“元保,你刚才说有好消息?” 元保站起身,走两步,到了怡良身边,笑着道:“老叔,今儿上海的洋人首领,英吉利国的副领事威妥玛威大人和吴道台一起来苏州了,我刚陪着我哥见了他们。” “这就是你说的好消息?”怡良哼了一声,老脸就拉下来了,“元保,那些洋鬼子精着呢,想让他们出兵助剿,比登天还难况且,让他们出兵的代价,也是咱们承担不起的!他们要敞开了往咱这儿卖鸦片,把咱全国的银子都骗走! 况且,咱们就算答应他们敞开了卖鸦片,他们又能出几个兵?整个上海的洋兵加一块儿才多少?” 元保摇摇头道:“老叔,光是他俩来苏州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,不过他俩却带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。” “什么好消息?”怡良问。 元保笑道:“是上海那边来个难得的将才,是骆儒翁从南洋请回来的同乡,名叫罗雪岩的人,官拜湖南候补县,还是骆儒翁的首席师爷,前一阵奉了儒翁之命,带领五百精锐湘军到上海来向洋人采买军火.” 元保接下去又把吴健彰添盐加醋一番后告诉胜保、元保二人的关于罗雪岩“先耀兵上海,再拉拢洋人,最后采买洋械,雇佣洋将”的事迹都一股脑地告诉了怡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