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7章 杨秀清:朕最懂选举了!东殿国人:吴王给得太多了!-《大清要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陈承瑢站在一旁,忍不住提醒:“东王明鉴,可国人大会共五百席.”

    “罗耀国撑死占三成!”杨秀清嗤笑一声,随手掸了掸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尘,“南西北翼四王旧部岂能服他?待本王联络一二.”他踱到琉璃窗前,湖面上的碎金晃得他眯起眼睛,“凑足半数,总理之位便是囊中物!纵使不成,两成席位加朝日外援,谁敢小觑东殿?”

    满室幕僚轰然拜倒,额头抵在波斯地毯上:“东王圣明!”

    杨秀清背着手,望着窗外渐沉的落日,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:“对了,那个投票是记名还是不记名?”

    当夜,秦淮河畔的“金田阁”灯火通明。这家以金田起义的“金田”命名的酒楼,是天京城里两广老兄弟最爱去的场所。三楼一间富丽堂皇的雅间里,黄文铜正拎着锡壶给一桌东殿亲兵斟酒。

    “哥哥们可知天京的福利?”黄文铜故意压低声音,却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,“不仅有免费分房子,子女还能免费进学堂,病了去公医院——连棺材板都管!”

    “吴王仁义啊!”张朝爵拍开一坛陈年花雕的泥封,醇厚的酒香立刻弥漫整个斗室。他给每个人面前的青瓷杯都满上,继续说道:“最低一级大头兵都有月饷十银元,哪怕当不了兵了,也会安排力所能及的差事或者分配东北的肥田,100亩起!逢年过节,还有额外的赏赐”他掰着布满老茧的手指头数着,油灯的光映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,显得格外红光满面。

    即将前往东的北王阿贵多喝了几杯,想起在汉城的日子,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来:“咱们在汉城连伤药都得自掏腰包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呢!”黄文铜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个牛皮信封,神秘兮兮地推到桌子中央,“罗总理麾下大同会的兄弟说了,东殿兄弟在朝鲜、日本打拼多年,个个都是好样的.”他故意停顿了一下,慢慢打开信封,“喏,只要你们肯入大同会,这些就是会里其他兄弟和吴王给你们的一些心意。”

    一叠太平银行的钞票从信封中滑出,在灯下泛着青蓝色的光泽。满桌人的呼吸都为之一窒——那上面赫然写着“壹拾圆”的字样。

    雅间里顿时鸦雀无声,只能听见窗外秦淮河上的画舫传来隐约的丝竹声。

    “这这合适吗?”一个三十来岁亲兵怯生生地问。

    黄文铜哈哈大笑,拍了拍那亲兵的肩膀:“怎么不合适?你小子当童子兵的时候才十一岁,今年都三十大几了替天国打拼了二十多年,功劳苦劳一大堆,就是我们大同会最需要的人才!”他举起酒杯,“来,干了这杯!明日我就带你们去入会!”

    酒杯碰撞的声音中,没人注意到张朝爵悄悄将一张纸条塞给了店小二。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:“十名老兄弟,全部加入。”

    天京城内,大同会总部,灯火通明。

    大同会秘书长项五捧着一摞厚厚的名册,快步走进罗耀国的书房。他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,连行礼都忘了,直接开口道:“老师,成了!东殿的老兄弟,已经有一万两千人登记为预备会员了!”

    罗耀国放下手中的钢笔,抬眼看他:“一万两千人?”

    “是!”项五翻开名册,指着密密麻麻的名字,“这些人都是跟着杨秀清从朝鲜回来的,现在全都愿意加入大同会,只要再经过三个月的考察期,就能转为正式会员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