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也许会让他们专门去教导新兵。 日军近卫第一旅团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,主要伤亡都集中在前几天的进攻与轰炸。 别看战果斐然,损耗也大。 至于后来的反攻,损耗倒不是很大。 因为日军只顾着撤退,没空反击。 所以伤亡并不是很大,战果也不错。 好在陆裕华拥有基地车,只要大洋充足,随时可以征召更多的动员兵补充进来。 所以他原本就剩一千余人,在这短短几天内,又再次回到两千五百余人。 要不是怕一次性招募的士兵太多,会引起怀疑,他恨不得一口气全部补充完毕。 饶是如此,他也准备在五天内,全部补齐。 也就是说,他前后也就了十天时间,原本接近崩溃的一个团,此刻又元气满满,再次恢复战斗力。 这种恐怖速度,根本就不是日军能够比拟的。 日军的老兵可是经过至少三年的训练才符合条件。 而且可经不起这种消耗。 别看第21旅团补充了一部分军官,还有少量的新兵,但是战斗力相对于之前,已经严重下滑。 否则也不至于被一个德械团打的就要放弃八塘阵地。 满编的日军旅团,面对德械团,不说暴揍,至少也不会主动撤退。 现在更是接连放弃两个阵地,这说明对方已经非常虚弱了。 当然这种快速补充兵力的方法虽然好,但是耗费的钱财也是巨大的。 按照动员兵的一百块大洋造价,一千人就是十万大洋,配合其他兵种,又是三十余万大洋没了。 好在卖给张发奎的高射炮团,倒是挣了一笔,但并不多。 按照德制高射炮团的编制,三个高炮营,72门20mm高射炮,24门探照灯。 一门20mm高射炮的造价一万大洋,一个高射炮团就是72万大洋。 其中探照灯的价格贵得离谱。 原本陆裕华以为这玩意没几个钱,谁知道贵得吓人。 按照基地车给出的价格,其中60cm防空探照灯,六万大洋一门,120cm防空探照灯,十六万大洋的造价。 在他的印象里,这玩意又不是什么高科技,为什么会这么贵。 直到基地车给出答复,这玩意亮度强的,能直接把飞机照射下来。比高射炮都要猛。 不过那玩意的造价更贵了。 考虑到日军暂时没有夜间轰炸的习惯,所以陆裕华只简单的配备了12门60cm防空探照灯。 饶是如此,一个高射炮团的造价也一百四十四万大洋,要是满编的话,一个高射炮团就是两百万大洋,这还不包括炮弹。 看在张发奎对自己还不错,陆裕华只加了一百万大洋。 这笔钱只够补充先前消耗的弹药,都不包括炮弹。 难怪都说大炮一响,黄金万两。 这句话是一点没错,就这短短几天,消耗的弹药,差不多有五百万大洋。 尤其是重炮的炮弹,那简直太贵了。 一个不小心,就破产了。 好在十二门重炮包括炮弹,全都卖给了张发奎,他又进账了一千多万。 至于张发奎需要的十个团武器,还在生产,一时半会还无法成交。 因为需要停一停,最好还是等到南宁收回,日军被彻底赶下海。 好在这笔钱到账之后,陆裕华没有任何的犹豫,继续招募士兵,补充武器弹药,准备一口气打到南宁城。 他不信,拼消耗日军能拼得过他? 而且这一次的炮弹可都是张发奎报销,他可以摆开阵势,随便轰。 “重炮要跟随么?”陆裕言迟疑了一下,询问道。 重炮是陆军的胆魄,这句话一点都没错。 没有重炮之前,陆裕言还没有这种感觉,现在他恨不得随时都有重炮的火力支援。 那种一炮下去,天崩地裂的感觉,实在是太爽了。 尤其是看到日军被活生生的震死,陆裕言觉得,走哪都要带着。 所以当陆裕华提出要继续前进的时候,他并没有反驳,而是询问能否携带重炮。 “肯定要跟随,不过道路不畅,一时半会重炮应该无法给予有效的支援,先让105mm榴弹炮跟上,四塘的日军应该没有什么像样的火炮,实在不行就用120mm迫击炮。”陆裕华想了想说道。 “另外,高射炮连要紧紧跟随,防止日军瞅准时机,突袭我们的炮兵阵地。” “放心吧,我们心里有数。”一直没有说话的龙文章,开口说道。 原本的他还沉寂在二营损失惨重的悲伤中,结果从桂林返回的陆裕华直接大手一挥,直接给他补充了四百余人,他的二营又再次恢复到满编状态。 至于理由,则是张发奎给的,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广西保安总院副团长,可以调动全省所有的保安团。 正是有了这个大义,所以陆裕华再也不用担心短时间内将部队补充完毕,会被人发现的后果了。 问就是从全省的保安团抽调的,至于从哪抽调的,这是机密,拒绝回答。 “那就出发,三营留守,这里是我们的后勤命脉,所有的补给运输,全都由这里发出,绝对不能丢了,防止日军偷袭。”陆裕华用着不容置疑的语气看着陆裕言。 “你是我的族人,只有你留下来,我才放心与日军厮杀。” “相信我,只要拿下四塘,就能收复武鸣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