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而且这个年代,没有遭受到空军威胁的时候,巨炮就是陆战之王。一门巨炮带来的效果实在是太大了,尤其在巨炮面前,那些山炮、步兵炮什么的,只有被动挨打,根本毫无任何还手之力。 在抗日战争中,类似的奇袭战术不乏成功案例。 淞沪会战期间,中国军队一支敢死队趁着夜色、大雾掩护,携带轻型火炮,秘密潜伏至日军一处临时机场附近。 他们事先通过情报得知日军飞机夜间防护松懈,且多架战机刚刚补充燃油、弹药,准备次日大规模空袭。 敢死队趁敌不备,突然发动炮击,一举炸毁多架日军战机,打乱了日军空袭部署,为己方部队争取到宝贵调整时间,极大鼓舞了士气。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巨炮无疑是战场上的主宰。 保安团此刻的巨炮虽不及古斯塔夫那般惊人,但超过两百毫米口径的炮弹,依旧能让日军胆寒。 每一次炮击,都似雷公发怒,地动山摇。炮弹所到之处,土石飞溅,建筑崩塌,日军精心构筑的工事瞬间化为废墟。 这强大的火力打击,不仅给日军造成了实质性的人员伤亡与物资损失,更从心理上震慑了敌人,让日军深知对手的强大与不可小觑,为后续的全面进攻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轰炸过后,日军迅速调整部署。一方面,他们紧急从周边地区调遣援军,加强羊城的防御力量,不仅增派了步兵部队,还将原本部署在后方的炮兵、工兵等技术兵种向前线倾斜,意图弥补防线漏洞;另一方面,日军加强了对情报的管控,疯狂搜捕渗透人员,试图切断保安团的情报来源,防止类似精准打击再次发生。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