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羊城终于拿下了,接下来可以考虑清剿周围的城市了。”听闻此讯,陆裕华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。 这一次周卫国所率领的部队在此次战役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斗力,交出的答卷远超预期。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,日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。 三个师团被卷入战火,其中两个师团遭受重创,战斗力急剧下降。 不过,第 104师团却显得有些“狡滑”。 在察觉到局势对己方不利的瞬间,他们没有丝毫犹豫,直接选择了撤退。 尽管周卫国在战前精心布置了重重防线,试图将日军一网打尽,但生死关头,第 104师团收起了往日的傲慢与轻敌,以一种极为谨慎的态度全力突围。 保安团虽然英勇奋战,但面对日军一个师团全力突围的强大攻势,兵力不足的短板逐渐凸显。 即便战士们拼尽全力,仍有些力不从心。 不过,总体而言,此次战役的成果已经让陆裕华欣喜不已。 战场上残余的日军已不成规模,难以再掀起大规模的风浪。 除非日军愿意从其他战场抽调兵力进行增援,但就目前的局势分析,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。 此时的日军正深陷两难的抉择之中。 东南亚战场的巨大利益让他们沉醉其中,难以自拔。 在那里,他们所获取的资源与地盘,远远超过了在华夏战场多年的征战所得。 这使得日军高层在战略决策上陷入了纠结。 如果对华夏战场的局势放任不管,任由支那军发起大规模反攻,无疑会对他们的整体战略布局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。 华夏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基数,一旦形成有效的抵抗力量,将对日军的野心构成巨大阻碍。 然而,若要对华夏战场进行大规模增援,日军又面临着兵力匮乏的困境。 他们在各个战场都已投入了大量兵力,想要从其他地区抽调出足够的兵力来扭转华夏战场的局势,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。 除非他们愿意舍弃一部分在东南亚的既得利益,但这对于刚刚成立并期望在东南亚大展宏图的南方军来说,是绝对无法接受的。 因此,日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。 而陆裕华能够如此果断地对羊城发起进攻,并且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,离不开他精心布置的情报网络。他派出的间谍们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智慧,在日军内部及周边势力中逐渐渗透,不少人已经在敌方阵营中混到了一定的位置。 虽然这些位置并非处于权力核心,但已经足以获取一些至关重要的内幕消息。 正是基于这些情报,陆裕华才对羊城的战局有了清晰的判断,大胆地做出了进攻的决策。 至于下一步的战略规划,陆裕华选择了暂时等待。 他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太平洋彼岸,期待着美军的加入。 在他看来,美军作为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,其介入将极大地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。 这种隔岸观火的局面让他感到憋屈,但在现阶段,他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促使美军尽快下场参战。 与此同时,在遥远的北非战场,亚历山大前线同样战火纷飞。 王军率领的部队正与英军展开激烈的交锋。 王军深知这场战役的重要性,回到前线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指挥工作中,不断督促部队加大进攻的步伐,试图突破英军的防线。然而,英军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意志,如同疯了一般死守阵地。 在英军的阵地上,士兵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。 “该死,这些敌人实在是太疯狂了,我们需要援军。”一名英军士兵满脸惊恐地大声吼道,他的眼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援军的渴望。 “援军呢,什么时候才能抵达。”另一名士兵焦急地张望着远方,仿佛希望能在瞬间看到援军的身影。 “还没有援军,我们就要完蛋了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