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这狗屁玩意儿真的狗屁不通,学个蛋儿!” “沃日仙人板板,这东西是人学的吗?” “......” 话说,这些注释应该要对应易经上的哪些内容? 而且这种注释在师门版《易经》上并不少见,甚至可以开一个专栏,《那些年,长辈被易经支配的恐惧!》。 仅仅只是粗略的读了一遍后,封明莫名感觉易经上的内容有些事模棱两可的,似乎是需要靠读者自行理解。 就算是旁边的注释也是大多猜测。 或许这就是名著典籍的高明之处,它们并不会将一件事情写得十分明确,但又具有普世的道理,能够让读者根据具体的时代背景进行不同的理解。 而且最关键的是,这些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还都是对的, 让人不得不感慨著作者的高明之处。 一旁的李昌黎此时也已经开始了《黄帝内经》的学习,在章杰的谆谆教诲下,李昌黎已经开始带上了痛苦面具。 她趴在桌子上,双目无神,嘴中空洞的读着着: “黄帝问曰:愿闻十二脏之相使......请遂言之。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肺者,相傅之官,治节出焉。肝者,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。胆者,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。膻中者......” “膻中是什么意思?”一旁的章杰严肃问道。 “膻中......膻中.....这是啥啊?” 听到李昌黎这话,一旁的章杰都被气笑了:“我问你,还是你问我?” 李昌黎:“......” 显然,《黄帝内经》的内容,对于一个五岁小女孩儿,属实有些超纲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