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112章 施粥-《分手了你肯定后悔,因为我的银簪通古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霁月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,声音中带着几分雀跃:“太好了,有了这些物资,咱们的根据地一定能早日成型,到时候可以真正成为我们的家!”

    李言初听着她的兴奋语气,微笑着点点头:“那就一起加油吧,到时候就算有人来挑衅,咱们也有个坚固的后盾。”

    忙碌了一整天,李言初找了家不起眼的小饭馆坐下,随意点了几样家常菜。

    没想到第一口入口,便被那意外的美味惊到了——这份鲜香,正是忙碌一天后的最好慰藉。

    心中一动,他喊来老板,又多点了两份让打包带走,想着让霁月也尝尝。

    离开饭馆,走在回去的路上,见四下无人,他便从袖中取出银簪,将打包的食物传送了过去。

    片刻后,霁月那边传来欢快的声音,带着几分惊喜:“这味道真好!你怎么弄到的?这肉做得太香了,吃一口感觉身上都有力气了!”

    李言初笑了笑,回应道:“在一家小饭馆找到的,还算合我口味,想着你那边条件有限,便带了些过去。喜欢就好。”他顿了顿,语气带上几分温柔,“等那些材料到了,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安稳。”

    “那真是多亏你了!”霁月感激地说道,“这段时间大家伙都不容易,有了这些粮食物资,能安心不少。”

    就在李言初忙碌于物资筹措之时,霁月那边也并未闲着。天刚蒙蒙亮,她便早早起身,召来赵峰,简明扼要地吩咐道:“赵峰,去村中心的位置,搭个粥棚吧。告诉大家,咱们要开始赈济。”

    赵峰心领神会地一抱拳,转身召集几位兄弟,在村中心搭起了粥棚。

    虽然棚子简陋,但很快便吸引了不少流民的注意。

    饥寒交迫的百姓看着新搭起的棚子,纷纷凑过来,眼中既带着希望,又满是小心翼翼。

    赵峰警惕地观察着四周,心里十分清楚,这些流民多日饥饿,人性在饥荒面前变得脆弱,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骚乱。

    他示意几位兄弟站在粥棚周围,警戒地拉起了警戒线,稳稳地守住粥棚。

    四周的人群逐渐围拢,百姓们议论纷纷,一名男子忍不住低声道:“这粥棚是哪个大善人搭的?会不会是救济我们这些流民的?”
    第(2/3)页